首页 > 乡村振兴 > 种植技术 > 粮食 正文

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返青期田间管理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28 

  2008年3月21日

  一、引黄灌区冬小麦概况

  从1990年秋季起宁夏农科院农作物所就开始了冬麦种植工作,到今年2008年,冬小麦先后经历了18年的时间。具体阶段可以分为3个阶段:

  1、资源引进研究和冬麦试种阶段(1990-2001):

  1.1 大量资源引进:

  宁夏农科院作物所先后从国内外科研单位引进冬麦4000余份。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到1994年,初步筛选出了一批优秀的冬麦材料。这些材料具有强冬性、半矮秆、高产、抗病等特点,小区产量可比“宁春4号”增产7.6-36.6%。其中早熟冬麦品种可比春麦增产20%左右,提早成熟15天左右。

  1.2 栽培技术研究:

  同期宁夏农科院作物所对冬小麦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解决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灌水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

  1.3 品种初步生产示范:

  在此基础上,引黄灌区及部分扬黄灌区开始种植冬麦品系9186,冬小麦的单产也由450kg/亩提高到600kg/亩。1999年,渠口农场种植冬麦品系“9186”在27亩的面积上取得了平均单产625kg/亩的产量.其中12亩的平均产量达655kg/亩,创造了宁夏冬麦产量的最高纪录。冬麦面积逐步增加到2001年的2.1万亩。

  2、面积稳步增加阶段(2002-2006)

  在这一阶段引黄灌区冬麦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是“5088”。该品种在2002年由宁夏农技总站、吴忠市农技中心和兴农办从黑龙江省引进。“明丰5088”是个相当不错的冬麦品种。该品系为白粒、硬质,株高70-75cm,纺锤穗,长芒,抗倒伏,中抗条锈病,部分品质指标优于“宁冬6号”。2005年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403.53公斤(+2-2),比宁冬6号增产2.92%。2006年初通过审定。冬麦面积也从2002年的4.72万亩,到2006年的3.68万亩。

  3、自育品种成为主栽冬麦阶段(2007年-)

  宁夏引黄灌区冬麦育种目标为早熟(比宁春4号早熟10天以上)、高产(产量超过“宁春4号”10%以上)、优质(红粒)强、中筋小麦为主。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宁夏农科院冬麦育种课题组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了 “冬育1号”(5010)、“冬育2号”(5012)等优良品系,基本达到了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新品种选育的指标,已经进入了宁夏引黄灌区冬麦生产大面积生产示范阶段,2006年秋播面积冬麦面积9.4万亩,其中冬育1、2号面积1万亩。2007年秋播冬麦面积13万亩, “冬育1号”和“冬育2号”占64%(8.3万亩),面积分别为3.38万亩和4.95万亩。2007年“冬育1号、2号”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分别定名为宁冬10号和11号,标志着宁夏冬麦靠引进品种的历史即将结束。

  二、冬小麦不同时期田间管理重点

  根据冬小麦生长期,可以简单将冬麦栽培管理阶段分为1、整地及播种阶段,2、冬前及冬季管理阶段,3、春季管理阶段,4、后期管理阶段。其不同时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分别为:

  1、整地及播种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施足基肥,精细整地,选用良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以确保苗全、苗匀、苗壮,打好丰产基础。

  2、冬前及冬季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培育壮苗,构建适宜的田间群体,处理好分蘖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防旱御寒,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3、春季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三促二防,后面会详细展开讲。

  4、后期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一增二保三防,分别是促蘖增穗,建立合理田间穗数;保根、保叶,防止早衰,防止贪青晚熟,防止倒伏,以达高产优质的目的。

  三、冬小麦春季管理

  冬小麦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三促二防,三促即促进麦苗早返青、早生长,培育壮苗;促蘖以增穗,提高分蘖成穗率;促壮蘖,成大穗,长壮杆。二防即预防晚霜冻害,防治病虫草害,通常可以采取以下管理措施:

  1、一般田间管理措施

  1.1 镇压提墒、积极灌水。

  早春化冻后首先要查墒情,由于经过越冬后土表极易失墒,如果干土层超过分蘖节以下会影响生根,这类麦田需返青期镇压提墒,使分蘖节处于湿润土层。对群体较大的壮、旺苗进行镇压是壮杆防倒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在小麦基部节间开始伸长,未露出或刚露出地表时镇压效果最好。镇压后基部节间明显缩短,株高降低,还可促进分蘖,成穗整齐,对壮杆防倒有较好效果。但如果在节间伸出地面较高时进行镇压,往往造成部分茎杆损伤,虽还可起到防倒伏的作用,但效果不如适时镇压。针对引黄灌区各地的特点,镇压时应遵守以下原则:即土壤过湿不压,麦苗过弱不压,麦叶冻硬不压,土壤过干过硬时,应结合旱追肥、中耕等先松土后镇压,苗小时轻压,大苗适当重压,旺苗连续压,一般在晴天下午压。镇压工具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大面积生产田可用链轨拖拉机履带,也可用小石磙镇压。

  及早灌拔节水(4月上旬前),尤其是对比较干旱的地块要尽快灌水,以缓解土壤墒情不足的状况。

  1.2 因地制宜,科学追肥。

  春季追肥可促进小麦苗情转化,提高产量,但必须克服追肥一哄而上的盲目性,要依据苗情,因地制宜地把好追肥时期、追肥次数、追肥数量和追肥方法。在返青期土壤表层化冻时机播旱追肥亩追尿素10-15公斤。拔节前结合灌水亩追尿素7-9公斤;基种肥与追肥的比例控制在5:5-6:4之间。在施肥方法上尽量采用沟施或穴施,施肥后用土盖严并压实,减少由于撒施而烧苗。

  1.3 结合旱追肥和灌水,适时划锄,开展中耕。

  冬小麦经过漫长冬季后,春季苗期管理应及时划锄灭草。及时进行划锄,破除土壤板结,通气保墒,促进根系和幼苗的健壮生长,同时划锄还能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有利于促进小麦根系发育,防止倒伏等,一般应在灌水后及时进行。划锄时要注意因地因苗制宜。对晚茬麦田,应进行浅锄,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对于群体过大、旺长或徒长麦田可采取深划锄(7厘米以上),可适当加大中耕深度,增加中耕次数,以防止植株徒长,控制地上部生长和无效分蘖滋生。盐碱地冬麦,应在顶凌期和雨后及时划锄,以抑止返盐、减少死苗。划锄后要及时镇压。拔节前力争划锄2-3遍。

  1.4 防御小麦冻害。

  暖冬天气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倒春寒,倒春寒的发生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倒春寒会给小麦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甚至造成很大危害。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冻害的防御工作。在出现冻害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区别叶片受冻、幼穗受冻等不同情况,及时开展追肥、浇水、中耕等工作,主要是培育壮苗,促进根系发育,以促进植株潜伏分蘖的发生和小分蘖的生长,使麦田群体不至于减少。也可叶面喷洒叶面肥,尽快使叶片恢复正常生长。

  1.5 严禁麦田放牧啃青。

  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放牧啃青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削弱抗寒能力,降低产量。

  2、  因苗管理:

  另外,冬麦返青开始,应该及时查苗,针对本田特点进行因苗管理,因田管理,做到有的放矢。

  2.1死苗: 在春季起身拔节前,部分麦田出现叶片死亡,心叶枯死、干枯,分蘖死亡,枯叶等属于死苗。原因:
  ⑴ 内因:指小麦植株本身抗御寒、旱性能的能力低,采用抗寒性差的品种,容易造成死苗,个别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在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减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一些晚、弱苗,本身积累的糖分少,遭遇寒、旱交替胁迫,也容易出现死苗。
  ⑵ 外因:指小麦植株本体之外的各种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a不利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不适当的栽培措施等都将造成死苗;b土壤底墒不足,冬春又少雨雪、多寒风、加剧土壤干旱,使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致使小麦严重死苗、死蘖;c盐碱土壤中的盐分也可导致小麦生理脱水而死亡;d 选择了冬性弱、分蘖节较浅的品种,易遭受地温温差大的危害;e 欠墒播种,麦株生长发育不良,而播过晚,过深,过密易形成弱苗,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f在底墒不足的情况下,不浇冻水,而导致死苗。 

  减少死苗的栽培措施:

  ⑴选用抗寒品种

  选用冬性强,抗寒性好的品种是防御冻害死苗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像2007年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宁冬10号、11号,即5010、5012等红粒优质品种,一般均表现抗寒性好,越冬率高,生产上可以大面积采用。

  ⑵冬后分蘖期灌溉

  对于底墒不足的早播麦田,可在分蘖期浇水,若土壤肥力不足可适当追施少量化肥,达到促苗早发,根深叶大,对于晚播苗,主要矛盾是积温不足,管理上应以中耕松土提高地温和保墒为主,注??响麦苗生长。

  ⑶ 及时压麦

  这一措施与前面提到的镇压保墒目的方法一致。

  ⑷ 适当覆盖,防御倒春寒和冻害  覆盖可以加深分蘖节入土深度和保护近地层的叶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分蘖节处的水分状况,起到保温防冻作用,一般可采用地膜覆盖或盖土、盖有机肥的方式,即可起到较好的防冻保苗效果。对于抗寒性差的品种,晚播、播浅的墒情差的麦田,越冬期和适时实行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有效地防止冻害,达到促进生长,增加分蘖,发育大蘖,形成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的目的。

  2.2 黄苗:

  造成小麦黄苗的主要原因是(1)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底肥、种肥施用过多,使幼苗或种子接触肥料、烧伤或死亡;(2)播种过深,使小麦苗瘦弱,叶片细长而黄;(3)整地不好,土壤悬松,根系扎得不好,麦苗缩心,黄叶;(4)播种过早,麦苗过旺,地力差的麦田未施底肥或追肥不及时,麦苗由于营养缺乏而黄苗;(5)土壤粘重,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根系发育不好,呈铁锈色,麦苗瘦弱,叶片发白发黄;(6)土壤缺N、P,尤其是严重缺P肥,叶黄苗小。从小麦播种到拔节前,只要发现田块中存在苗弱、苗小、苗瘦、黄叶、黄心、黄蘖、黄苗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防治技术

  (1)对于因播种原因形成的黄苗要及时浇水补救,浇水后要及时划锄,松土。

  (2)对于土壤过于粘重或播种过深形成的黄苗,应深耧松土,散墒通气。

  (3)对于因土壤缺乏N、P肥造成的黄苗,应抓紧时间补施速效性的N、P肥,以使麦苗尽快转壮。 

  (4)对于因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种肥过多造成的黄苗,如土壤墒情偏差,应立即浇水。

  (5)对于因地下害虫、根腐病造成的黄苗,抓紧时间施药防治。

  (6)对于已形成的黄苗,可采取中耕、耧划、浇水等技术慢慢促其转化,若实在不行,黄苗有继续发展成死苗的危险,可以抓紧时间犁翻改种。

  2.3冻苗:

  部分地区因有些年份,冬季气温下降较多,小麦发生冻害,麦苗死亡。造成冻苗的原因主要有:a如果某一时期气温下降到-20℃以下,或在入冬前,气温突降,这样可能发生生理死亡;b苗弱,土壤水分多,下层结冰,结冰土层把土壤和根一起抬起来,地面龟裂,根被拉断死亡的,部分没有死亡的,分蘖节露出地面,不能发生次生根,植株晃晃荡荡,可能发生凌抬、凌截;c冬季,平均气温不太低时,0℃左右,大雪埋没麦田,被雪埋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内养料入不敷出亏死;d早春表土早融化,下层仍结冰,叶片开始蒸腾作用,而根系吸不上养分和水分,严重干枯或饥饿,植株死亡;e浇冬水过晚,或封冻浇水,地下已结冰,水不能渗下,在地表形成浮冰盖住麦苗,小麦窒息死亡。
  防治技术

  (1)加强肥水管理。若是底肥充足,年后已经浇过水,田间不太旱,应以中耕划锄为主,促进麦苗生长。若是底肥不足,年后又没浇过水,田间干旱严重,应及时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施钾肥,以促进麦苗生长。浇水后应及时划锄。

  (2)注意病虫害防治。小麦受冻后,抗病能力下降。春夏之交又是病害发生季节。在防蚜虫、红蜘蛛的同时,加入适量多菌灵等抗病的药。

  2.4弱苗:

  一般表现为根少,蘖少,叶片窄小,叶色偏淡。弱苗冬前制造和储备的养分不足,不利于安全越冬,返青后也难于健壮生长。弱苗表现及成因主要是:

  (1)因干旱缺水而形成的“缩脖苗”,主要表现为:幼苗基部叶尖干黄,上部叶色灰绿,分蘖和次生根少或不能发生,植株生长缓慢,心叶迟迟不长,呈现“缩脖”现象,严重时基部叶片枯黄干死,植株停止生长,这类弱苗多发生在抢墒播种、土壤干旱以及由于整地粗放、土壤过松、暗坷垃悬空而根与土壤不能紧密接触,吸水困难的麦田。对因干旱“缩脖”症状出现时,及早浇好分蘖盘根水,对旱地麦田,要采取镇压措施。

  (2)出现在缺磷、干、湿板结或播种过浅麦田的“小老苗”,主要表现为:矮小、瘦弱、叶片窄、短,分蘖细小或无分蘖;叶鞘和叶片颜色先是灰绿无光,后变铁锈发紫,基部老叶渐次向上变黄、干枯,次生根少,生长不良,新根出生慢,老根变锈色。

  对“小老苗”主要是多松土,结合深施氮磷混合肥或无机、有机混合肥并结合浇水。

  (3)由于施肥不当或药害而发生的黄苗叫“肥烧苗”,一般症状是:叶片或叶尖发黄,长势减弱,分蘖减少甚至不能发生,严重时叶片干枯渐及死亡。就全田苗情来看,黄苗常呈轻重不同,无规律的点片发生。检查麦苗时则可发现,根尖发锈或根尖膨大,呈鸡爪状;新根出生不久便停止生长,变得短粗、无根毛;有的在根的某一个部位出现铁锈色甚至烂皮,严重时危及根茎和分蘖节,造成死苗。肥烧苗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施用种肥过多,化肥品种使用不当,尤其是过量施用尿素、碳酸氢铵;或磷肥质量差、酸度大;或过多施用未腐熟有机肥且撒施不匀;药剂处理失误等。

  对“肥烧苗”补救措施是立即浇水,浇水后破除板结。

  (4)由于底肥少、地力薄而出现的“黄瘦苗”,麦苗表现出瘦弱、色淡、叶片薄而细长、无光泽。另外还有播种过深的“黄瘦苗”,幼苗叶片细长发软,低位蘖往往不能发生,根系发育不良,苗瘦弱,叶色浅。

  对肥料不足的“黄瘦苗”,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并要结合浇水,注意中耕松土,每亩施速效氮肥15~20公斤;因播种过深的弱苗,要中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使根系??这时苗小根少,肥水消耗少,冬前应因地制宜追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分蘖与生长,春季结合旱追肥可浅锄松土,增温提墒,以促为主。

  2.5壮苗:壮苗一般是在播种适时、土壤肥沃、墒情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其表现为出苗快,叶片较宽大,分蘖和根系均能按期出生,分蘖粗壮,叶片挺而不拔,叶色浓绿,根多,根部附着的土粒也多。对于这类麦田,要密切注意它的群体发展,如基本苗过多,预计越冬前总茎数将明显超过合理指标时,应在分蘖初期及早镇压。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如发现总茎数提早达到合理指标时,应及时采取深中耕的断根措施,以抑制小蘖出生,促进大蘖壮长。在苗期分蘖达到预计数以前,如发现麦苗叶色变淡,叶差距拉大,心叶生长迟缓,下部叶片有退黄趋势,应适当追肥浇水。

  2.6 旺苗:冬前小麦旺苗多是由于播种过早或偏早,播量偏大、肥力过高形成的,一般有三种情况:

  (1)肥力基础较高,施肥量大,墒情适宜,加之播种偏早,因而麦苗生长势强,分蘖多,速度快。一般到11月下旬,每亩的总蘖数就可达到或超过指标要求,如任其发展,在冬前常可达到百万以上,而且植株高,叶片大。若遇暖冬,年后继续旺长,遇冷冬则冻害严重。

  对这类麦田要及??控制其生长速度。控制的办法是镇压或深中耕断根,一般深锄10厘米左右。该措施不仅有效,而且影响控制效果时间长。断根后,暂时减少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减缓生长速度,在恢复和重新发根过程中,转移了生长重心,实质是控地上部分相对促进地下部分,而且使根系向下伸展。如果深锄后仍然很旺,隔7~10天再进行一次。

  (2)有一定地力基础,施了种肥并因基本苗偏多,播种偏早而形成的旺苗,这种旺苗一般是假旺苗,若冬前不管,到越冬前或越冬后就会逐渐衰退成弱苗,即所谓“麦无二旺”,对此应进行适当镇压或深锄,适度控制旺长,增加养分积累并于浇冻水时追施适量化肥(一般亩施5~7公斤尿素),年后即可转为壮苗。

  (3)地力并不太肥,只是由于播种量过大、基本苗过多而造成的群体大,苗子挤,使其窜高徒长,根系发育不良,一般不宜深中耕,可用镇压以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控旺转壮。但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和盐碱地不宜碾压,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和返碱。

  总之,冬小麦春季管理的主要措施是旱追肥,适时中耕,及时镇压,因苗提早灌水,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麦苗早返青,早生长,育壮苗;促壮蘖,提高分蘖成穗率,达到蘖壮、穗多、穗大、壮杆的目的。

  要闻推荐WE RECOMMEND

  1.   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吴秀章调研宁夏三...

  2.   全区“扶贫大讲堂”活动正式启动

  3.   农村电商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宁夏...

  4.   视频会议系统登陆答疑

  视频推荐VIDEOS



  • 国家防总:2016冬2...




  • 世界各国抗旱招数...




  • 春旱形势严峻 抗旱...




  • 重庆各地因地制宜...


  网站首页 |